节目封面

第 2 季 (2020)

• 返回季列表

集数 8
甜蜜缥缈录
1
甜蜜缥缈录
暂无评分
2020年04月26日
• 50m
从尼泊尔200米高的悬崖边产出的纯天然蜂蜜,到伊斯坦布尔现代化后厨精心制作出的甜品,从扬州瘦西湖边的早茶店里热气腾腾的千层油糕,到四川青城山异曲同工的猪油与糖混合而成的甜烧白,从苏州的水塘里长出的娇嫩欲滴的鸡头米,到香港人爱喝的苦瓜汤带来的一丝回甘,甜味穿越了时间与空间,游遍全球各地,最终归于一处——人们的唇齿之间。
↓ Expand
螃蟹横行记
2
螃蟹横行记
暂无评分
2020年05月03日
• 50m
蟹有千种,幻化出滋味无穷。北极圈内冰冷海域下的帝王蟹从入侵物种到摆上人类的餐桌,生食腿肉丰盈饱满,炭烤增添焦香,白灼清甜润口;威尼斯的软壳蟹,浸入牛奶再裹上面粉油炸,整只吞食外酥内软还有温和的爆浆质感;美国切萨皮克湾将蓝蟹肉与面包糠、蛋黄酱等佐料混合烤制成马里兰经典菜品蟹饼;而食鲜则是中国人的共识,少肉的水蟹也能在米粥的熬煮之中充分释放鲜美的本质。
↓ Expand
酱料四海谈
3
酱料四海谈
暂无评分
2020年05月10日
• 50m
无论日常佐餐还是给菜品调味,国人的一日三餐大多离不开酱料。而在更多国家,酱料还被附加了别样情感寄托。在喜马拉雅山脉上的庆典中,由牦牛肉制成的生食肉酱还在被藏族人享用;在中原腹地,芝麻酱是人们对香醇味道的向往,更是河南人对故土的感情;由于原料混杂了烤辣椒、巧克力,在外人看来颇似“黑暗料理”的墨西哥“魔力酱”,本地人却将之称为“妈妈酱”。在食物选择多元的今天,不少人出走他乡仍会随身带瓶家乡盛产的酱料一解乡愁。酱料跨越空间与时间的维度,构成了最平凡却又最不可缺少的味觉记忆。
↓ Expand
杂碎逆袭史
4
杂碎逆袭史
暂无评分
2020年05月17日
• 50m
早年,杂碎作为边角料食材,不过贫民用来果腹的食物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它们经历千回百转后依靠自身特有的气味,居然“逆袭”成了世界美味文化中最标新立异的一道特色。无论在古老森林、繁华都市,或是广袤草原、风情小镇,都有无数杂碎美味的追随者。如在菲律宾,猪杂不仅能窥见当地原著民“物尽其用”的潜意识,也充分展现人类着对食品的敬意。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些杂碎甚至“进阶”成为顶级食材。例如被比作“海底鹅肝”的日本鮟鱇鱼肝,因其口感和味道让食客趋附者众。
↓ Expand
鸡肉风情说
5
鸡肉风情说
暂无评分
2020年05月24日
• 50m
作为最常见的肉食,鸡在烹调上可繁可简:取用农家土鸡和野生菌菇炖出的小鸡炖蘑菇,汤鲜浓厚,鸡肉香嫩,是东北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;被誉为“王者之禽”的布雷斯鸡,价格昂贵,做法却“大道至简”,仅用白葡萄酒和奶油调制,便能让法国人魂牵梦萦;日本的烧鸟店将整只鸡按照部位精细地进行拆分之后,分别进行烧烤,让鸡的食用方式极为体面。除此之外,世界各地对鸡的做法和吃法数不胜数,本期《风味人间》中所呈现的“鸡的一百种吃法”让观众大呼大开眼界。
↓ Expand
颗粒苍穹传
6
颗粒苍穹传
暂无评分
2020年05月31日
• 50m
世间食材万千,蛋与卵在其中的地位十分独特。作为生命的最初形态,蛋与卵外表娇弱,内在却不只美味满溢,更富含营养,这也让它们成为餐桌上的“宠儿”。鲱鱼籽、鲑鱼籽、乌鱼籽、虾籽、鸡蛋、鸭蛋……从寒冷海域,到热带内陆,这些由动物所孕育的美味颗粒在本期节目中“大显身手”,带给人最高阶的味觉愉悦。
↓ Expand
香肠万象集
7
香肠万象集
暂无评分
2020年06月14日
• 50m
香肠,大概是这个地球上包容性最强的食物。无论中外,食用香肠的历史已久。香肠的食材来源丰富,猪肉、牛肉、墨鱼、飞鱼子都可披上肠衣,完成风味的华丽蜕变。最早,香肠的出现是人们为了保存食材,便选用肉类的边角料,打碎重组,灌入肠衣。风干后的香肠拥有迷人的风味,渐渐成为人们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万能肉食。历经岁月,人们对香肠进行不断改造,香肠逐渐衍生出了上千种不同的品类。
↓ Expand
根茎春秋志
8
根茎春秋志
暂无评分
2020年06月07日
• 50m
在本期节目中,镜头深入土壤,将生动展现根茎食材从收获到上桌食用的全过程,让观众在欣赏诱人的根茎美食之余,还能收获知识与趣味。例如法国白芦笋,它的生长环境必须完全避光,就连采挖也必须在黎明时分小心采集。白芦笋佐火腿、鸡肉白芦笋佐羊肚菌酱……鲜甜爽脆的白芦笋与肉食最为绝配,让法国人欲罢不能。而魔芋则更为特殊,这种食材本身毒性极强,要得到魔芋制品的精华魔芋筋,必须经由复杂的处理方式,节目通过微观镜头将这一过程完整呈现,相信将让观众大开眼界。
↓ Expand
返回顶部 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