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目封面

第 1 季 (2018)

• 返回季列表

集数 25
人头壶 - 最初的凝望
1
人头壶 - 最初的凝望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01日
• 5m
人头壶的形神似在说话,人类的历史中人是主角,人头壶是人的造型。那个时候是母系社会,人头壶体现了母性特征,蕴育生命。
↓ Expand
贾湖骨笛 - 穿越九千年的笛声
2
贾湖骨笛 - 穿越九千年的笛声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02日
• 5m
把仙鹤的翅骨凿成乐器,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,一支朴素的骨笛由此诞生,它的孔排列上下不一,吹口也还没有那么讲究,但先人们用神奇的灵感创造了一种朴素的乐器,并延续发展、不断丰富。
↓ Expand
陶鹰鼎 - 陶,醉了六千年
3
陶鹰鼎 - 陶,醉了六千年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03日
• 5m
陶鹰鼎是中国远古陶器中最特别的一个,它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塑。仰韶文化以彩陶为最重要特色,器物多是生活用品,陶鹰鼎是唯一一件以鸟类为造型的。
↓ Expand
龙山蛋壳黑陶杯 - 0.2毫米的精致
4
龙山蛋壳黑陶杯 - 0.2毫米的精致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04日
• 5m
四千多年前,中国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时期,最质朴的材质邂逅了最巅峰的工艺,出土量极少的薄壁黑色陶杯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千古绝唱。
↓ Expand
红山玉龙 - 寻龙玦
5
红山玉龙 - 寻龙玦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05日
• 5m
在内蒙古翁牛特旗发现了一件神秘玉器,玉器雕刻的动物鼻头上翘、眼睛微凸、颚下有网格状的纹理,项背上似鬣毛,有飞腾的动感,造型简素,玉质温润光洁。
↓ Expand
凌家滩玉版玉龟 - 玉中迷藏
6
凌家滩玉版玉龟 - 玉中迷藏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06日
• 5m
凌家滩玉版玉龟——玉中迷藏,有人说它和星象学有关,有人说这是数字起源的数字卦,也有人说它和历法相关,还有人说这是传说中的洛书。
↓ Expand
良渚玉琮王 - 神之徽章
7
良渚玉琮王 - 神之徽章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07日
• 5m
它的目光,穿越五千年望向我们,用我们尚未了解的语言,讲述着文明起源的秘密,良渚玉琮王,神之徽章。
↓ Expand
镶嵌绿松石铜牌饰 - 金玉共振
8
镶嵌绿松石铜牌饰 - 金玉共振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08日
• 5m
镶嵌绿松石铜牌饰,出土于二里头文化(公元前1750-前1530年),弧形铜胎上镶嵌许多绿松石片,排列成兽面纹。在烈火中范铸的贵金属——青铜,镶嵌本土崇尚的玉石——绿松石。金玉共振的局面,开启了东亚的青铜时代。
↓ Expand
殷墟嵌绿松石甲骨 - 刻辞骨柶
9
殷墟嵌绿松石甲骨 - 刻辞骨柶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09日
• 5m
这是我国博物馆现存的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的甲骨。田猎好比当时的军事演习,是重要的仪式。野牛体型巨大,难于捕获。为了纪念这次田猎,王将此事刻在野牛的肋骨上,并嵌入象征王权礼器的绿松石,彰显权威。
↓ Expand
后母戊鼎 - 国之重器
10
后母戊鼎 - 国之重器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10日
• 5m
三千九百多年前,殷商国力强盛。工匠们正在铸造一个巨大的青铜器。这项工程在当时堪称尖端科技,从采矿,冶炼,运输,合金,铸造,修饰成形,过程漫长。它就是我们熟知的后母戊鼎,因鼎身的三字铭文而得名。
↓ Expand
妇好玉凤 - 凤凰传奇
11
妇好玉凤 - 凤凰传奇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11日
• 5m
这件玉凤线条流畅,风韵迷人,侧身回首,转顾生姿。它属于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。殷墟妇好墓出土多件玉龙,而玉凤仅此一件。也许妇好是当时最著名的女人,在安阳殷墟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,提及她的就有200多次,内容包括:征战、生育、疾病,甚至包括询问她去世后的状况如何。
↓ Expand
鸮尊 - 一只猫头鹰的待遇
12
鸮尊 - 一只猫头鹰的待遇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12日
• 5m
鸮尊,身高将近半米,头微昂,面朝天,双翅并拢,尾巴垂到地面,和两只粗壮的腿,构成了三个支撑点,稳稳地站立,通体遍布十几种形状各异的动物形象。外形从整体上看,有一种后世少见的扶摇直上的动感,被现在的年轻人美誉为最呆萌的青铜器。
↓ Expand
利簋 - 刻下商周的界碑
13
利簋 - 刻下商周的界碑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13日
• 5m
西周王朝经常举行各类赏赐活动,当年作为西周官员的利,也得到了周武王赏赐给他的青铜,很是高兴。他用这稀有的青铜铸成了这件“簋”,故名为“利簋”。利的官职在当时叫“有司”,也就是个部门主管。这件簋,样貌也称不上惊艳。却被认为是镇国青铜器。
↓ Expand
何尊 - 这里有中国
14
何尊 - 这里有中国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14日
• 5m
一件记载祖先荣光的青铜器,一个跨越3000年的都城,都源于两个年轻人不忘初心的热血。器物内记载的文字更像是写给数千年后13亿中国人的信。当考古学家铭文里发现“宅兹中国”四个字的时候,无异于看到了埋藏了千年的谜底。
↓ Expand
玉组佩 - 把世界戴在身上
15
玉组佩 - 把世界戴在身上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15日
• 5m
让亿万年生命的玉与数十年生命的人,将彼此的生命互相给予,就是人对天地万物之爱的表达。玉组佩,以毫厘的薄片象征巅峰,以静止不动比拟河流,流经了生死与朝代更迭。
↓ Expand
三星堆青铜人像 - 人性的光辉
16
三星堆青铜人像 - 人性的光辉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16日
• 5m
在三星堆的祭祀坑中,始终没有发现用于祭祀的人牲,更不见一件兵器。三星堆文明的掌舵者,展示了超越时代的慈悲之心,闪耀着人性的光辉。
↓ Expand
三星堆青铜神树 - 生命之树
17
三星堆青铜神树 - 生命之树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17日
• 5m
残高3.96米 ,由基座和主体两部分组成。树顶已残缺,基座仿佛三座山相连,主干三层,于山顶节节攀升,人们很容易联想它是一棵大树。
↓ Expand
太阳神鸟金箔 - 照耀古今的光芒
18
太阳神鸟金箔 - 照耀古今的光芒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18日
• 5m
古人创造呈现的形象多是一种符号,一种象征,来指代想要表达的事物。金沙遗址中的目形器、鸟形器,其实都是与太阳有关的象征性符号,表达出古蜀人对太阳的理解,也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认知。
↓ Expand
大克鼎 - 一本打开的青铜之书
19
大克鼎 - 一本打开的青铜之书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19日
• 5m
一个家族几代传承的荣耀,在沉睡了两千多年后,重见天光。大克鼎,一本打开的青铜之书,一段带着体温的口述历史。
↓ Expand
古滇国贮贝器 - 走下神坛的牛虎
20
古滇国贮贝器 - 走下神坛的牛虎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20日
• 5m
从战国到汉武帝近500年间,在云南滇池附近存在着一个滇国。关于滇国,文字记载寥寥可数,但通过出土青铜器,可以触摸到这个神秘的国度。牛虎铜案,是战国时滇国的一个祭祀中摆放供品的礼器,它表达了古滇人对生死的看法,是对生命的赞美,对繁衍的渴望,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,是古滇国的青铜重器。
↓ Expand
莲鹤方壶 - 莲花怒放,仙鹤欲飞
21
莲鹤方壶 - 莲花怒放,仙鹤欲飞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21日
• 5m
新与旧在莲鹤方壶的壶体中融合。这也昭示着,脱胎于老成持重的西周,经历大变革的东周,正在开始一场盛放,它振翅欲飞,抬头仰望着此后两千年中国的天空。
↓ Expand
曾侯乙尊盘 - 复刻传奇
22
曾侯乙尊盘 - 复刻传奇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22日
• 5m
曾侯乙尊盘是失蜡法的标志作品,如此复杂的外形是如何制造出来的?一名来自湖北的老人给出了答案。
↓ Expand
越王勾践剑 - 胜者为王
23
越王勾践剑 - 胜者为王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23日
• 5m
越王剑与吴王剑如今都是无价的国宝,见证着春秋时代的最后绝响。被英雄抚摸过的剑,带着气吞山河的豪情,哪怕悄悄靠近,寒气依然扑面而来。
↓ Expand
错金银铜板兆域图 - 战国黑科技
24
错金银铜板兆域图 - 战国黑科技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24日
• 5m
用金银片、条镶嵌出战国时期中山国国王的陵墓区域内地上各建筑平面形状,以错金银阳文注明国王的诏命、各部位名称、大小、间距。是如今已知最古老的建筑平面设计图,比例尺为1:500 。
↓ Expand
虎符 - 执于掌心间的千军万马
25
虎符 - 执于掌心间的千军万马
暂无评分
2018年01月25日
• 5m
战国时代战火频繁,军情紧急,稍有闪失就可能殃及城池。山高水远,没有现代通讯手段,君主就是靠虎符传达军令,为了保密,虎符通常设计成小巧隐匿的造型,实现“账户“和“密码”的有效对接。
↓ Expand
返回顶部 ↑